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知行专访】傅宏:儿童教育重在知彼知己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4-08-22 16:44:02


知行特邀儿童教育专家、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傅宏教授针对儿童教育中的亲子关系做了专访。主要从“教育”“孩子”“父母自己”三个角度对儿童教育展开探讨,对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专家档案】傅宏

  男,1959年4月生,江苏扬州人,香港大学哲学博士(PhD)。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教授、应用心理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江苏省心理学 会理事长,民进江苏省委常委等职。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国立亚裔美国人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人类发展与应用心理学系及马来西亚儿童教育研究中 心从事访问、合作研究和讲学。

  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宽恕性情及其文化差异比较。主持编写《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2007)、《儿童心理治疗系列丛书》(共五 部)(2011)、《江苏省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蓝皮书2008/2010》等著作,并在国内外相关专业学术期刊发表了一批颇具影响的学术论文。 此外,受共青团中央和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委托,主持完成多项应用研究课题,对相关政府决策和社会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看教育】教育者和教书匠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我一直认为,教育是一件最难评价的产品。随便拿一件其他产品,你都可以很容易确定它的好坏。用短时间看不出来,那用一年还看不出来吗?但是,教育这个 产品的对象是人,你今天教他,你怎么确定这个产品是可以教好还是教坏呢?不要说用十年,我觉得可能用一辈子都没办法评价。

  比如,我们常说,把孩子培养得很是一块料。什么叫做很是一块料呢?上了北大,上了清华。但又怎么样呢?他从清华北大出来以后,能不能找到一个属于他的 归属?不好说。即便找到了,他日后自己的体验是不是好呢?也不好说。你看莫言,拿了诺贝尔奖回来,中央电视台问了他一句话:“你幸福吗?”你还记得莫言的 回答吗?他的回答,我认为是在所有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的人里面回答得最微妙的,也是最合适的。他的答案是:不知道。事实上,从一个人的角度上来看,你获得 了成就,这只是外在的。从内在来说,你自己还要能体验到幸福感。当然,幸福感和成就要同时落在一个人身上,那的确很不容易。

  现在我们开发很多教育产品,要如何把一个人的培育考虑进去,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从一个人的培育角度来看,教育者和教书匠还是有很大区别 的。中国兵法里有一句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得想想:我们对于孩子这个对象的认识能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 候,怎么把孩子本身考虑进去才算是相对比较合理的?——没有最合理,只能是相对比较合理的,也就算是考虑到了我们的教育对象了。

  【看孩子】你必须抬起头来,看他的一生。

  很多人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才能读懂孩子?在此,针对这个问题,我想特别提出一件我们必须注意的事情:看孩子不能只看孩子在你眼前的这一段,这样 你是看不懂的,你必须抬起头来,看人的一生,你才可能看懂孩子。你要教育孩子,也得要明白,孩子眼前这一段是干什么用的呢?它是为他一生做准备的一个阶 段。所以你要想清楚,你为什么要教育他?你教育他的目的是为了他长大以后做事情。这叫做毕生发展观。

  从人的毕生发展来看,人的一生总共只有三段:儿童、成人、老人。从一生来说,儿童段是上升段,成人段是成熟的、为社会做贡献的阶段,老人段是下降段。 在这三段之间,有两个交界点。成人到老人的交界点就是更年期,而儿童到成人的交界点就是青春期。大家要注意的是,青春期是一个跨界期,它是跨成人和儿童的 一个阶段,不是一个单独的年龄段。过青春期以后,人就从儿童段进入成人段了。在我们国家心理学大辞典中,青春期年龄是10-20岁, 但是儿童是到18岁,换句话说,那就是青春期的末尾已经搭进成人段。而儿童,从一个广义概念上来看,就是指的成年之前的阶段。在这个概念清晰的情况下,我 们再来谈谈儿童的毕生发展观。

  理解“全人生”这个概念是理解儿童的一个前提。人很奇怪,一个段落就是一个境界,就有一种看问题的方式。理解这点很重要。比如,老人带孩子和父母带孩 子,效果就不一样。其实可以说没有什么其他的原因,就是因为年龄段不一样。所以大家记住,你在看一个人的时候,你要时刻思考一件事情:他处于哪个年龄段, 这个年龄段在一个完整的人生当中又是处于什么位置,它说明了什么含义。

  我们来举一个很典型的例子:青春期。青春期在人的一生当中的意义就是一个转折点,一个剧变的时刻。我们很多人都会注意到,孩子在青春期这一段变化比较 快,特别集中在初中前后。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我们面对中小学生的时候,要辅导他学业,但可能仅仅辅导他的学业未必能改善他所有问题,我们还要看到,这 些问题背后,这个孩子处在一个怎样的状态。根据经验,青春期压力跟升学给孩子的压力对比起来,青春期压力其实是更大的,丝毫不弱于升学。很多人以为升学的 压力更大,这其实是一个误解。

  很多孩子学不进去,其实还是因为很多背后的问题。青春期前后主要会有两种欲望显现出来,一个是“性冲动”,一个是“成就冲动”。这两种欲望对人的未来 来说,实际上就是“家”和“业”。人生的很多烦恼其实都是和“欲”有关的。在青春期这个剧变的时期,这两种欲望就像两把火,突然就点起来了。早期的心理学 家就一致认为,当孩子有了这两种欲望之后肯定会出问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青春期前后十年多左右的时间,是人最不安分的年龄。根据调查,我们发 现,冲动造成的犯罪犯过问题,在这段时间发生率最高。这个结论可以说在全世界都是通用的,有些人还把这段年龄叫做“危险期”。因此,大家在化解孩子的问题 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青春期的影响。我们面对孩子,不能妄下结论,要好好看看,这个孩子需要重点辅导的到底是哪些方面?他的青春期压力和学业压力,哪一个 对他作用更大?如果是学业带来的问题,我们就重点辅助他学业,如果是青春期带来的问题,我们就重点辅助他青春期。

  【看自己】光想着做父母,做不好父母。

  我想先讲个故事。

  有一次,我在昆明参加一个儿童治疗的活动,跟一个德国老太在同一个组里。一天,我们在一起吃饭的时候,这个德国老太跟我讲:我来中国以后,观察你们中国的家庭(做儿童治疗的人是一定要关注家庭的),我感觉你们的孩子和家庭都有问题。

  我当时就觉得她这个话,话中有话,一下就被吸引了。我说:你怎么就觉得我们的家庭和孩子有问题呢?从何说起啊?

  她笑笑,然后看看我说:比如像你。你这次在外参加了一个星期的活动,你回家之后,如果你太太和女儿出来迎接你,你会做什么表示呢?

  这是好多年前的事了,当时我女儿还比较小。我想了想,就说:我把女儿抱起来亲一下?

  她就接着我的话,问:那你会把你太太也抱起来亲一下吗?

  我一下子笑了,觉得这是一种外国人的思维。所以当时我就说:这是一种文化的差异,中国人一般不习惯这么做。

  但是这个老太很认真的摇摇头,说:不是,我觉得这是一个家庭问题。

  当时,我还真没反应过来,但也没多问。后来回头想想,我应该是会错意了。我还写了一篇文章,专门讲这个事儿。

  我用了一种社会学里面的方式来分析她这个观点。社会学里面有一个概念,叫做“角色”。人一出生就有一个角色,男人或者女人。这是一个生来就有的角色, 很少有例外。然后你结婚,你又得到一个角色,丈夫或者妻子。 后来,你生了小孩又得到第三个角色,父亲或者母亲。所以,其实当你做了父亲或者母亲的时候,三个角色是同时存在于你身上的。当然,离婚的人就另当别论了。 在大多数的家庭里,你是父亲,同时也是一个男人、一个丈夫;你是母亲,同时也是一个女人、一个妻子。但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三个角色必须共同发挥作 用,这才叫同时存在的合理性。你承担一个男人/女人应该承担的角色,同时承担一个丈夫/妻子应该承担的角色,同时承担一个父亲/母亲应该承担的角色,你这 个人就是合理的。那个德国老太要说的,其实就是很多中国人做了父亲或者母亲以后,对于承担夫/妻这个角色的考虑就淡化了,而更看重承担父/母这个角色,这 个就出问题了。

  大家可能还没有想明白,我来说给你们听。

  比如说,我到家,亲亲我闺女,不亲我太太;我太太到家,亲亲我闺女,也不亲我。天长日久,这个举动的影响就开始浮现出来了。这个闺女,她会理解为:在这个家庭里,我是最重要的,你们都得要亲我。

  再比如说,一家三口坐在那儿吃饭。妈妈夹起一筷子菜。“儿子!这个好,你吃哦!”“这个专门为你做的,你吃!”“你爸不要吃,你吃!”孩子慢慢地体会 到:最好的都应该给我,我在这个家庭中是最重要的。孩子学到的是自私和自我中心。但如果妈妈是这样呢?“老公啊这个菜好,你吃一点。儿子,你也吃一点。” 她同时考虑到了做妻子这个角色和母亲这个角色的重要性,小孩从中学会的是关爱和被爱。

  ——这是你对自己角色的考虑。这也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

  从传统上来说,中国人是非常重视子女的。而现在,中国的家庭又大多都只有一个孩子。这就导致了家庭注意力非常聚焦于孩子。父母只记得做父母,忘记了做 夫妻,这样反而是不容易做好的父母的。我们必须考虑到自己每一个角色的重要性。在儿童发展里,这个关系不能偏颇。怎么能不偏颇呢?就是按照自然的方式来做 父母。

  其实,我强烈建议多生一个小孩。我给我的研究生做证婚人的时候,祝福总是“多子多福”。我做儿童相关研究这么多年,我个人认为,一个小孩绝不健康。很多心理学家都发现了,独生子女的问题是最多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国现在开始放开二胎政策。



  【傅宏答问】

Q:您怎么看“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个观点?

A:有个朋友曾跟我说,他觉得“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是错的。他用了一个很直白的比喻:人生是一场长跑,只有短跑运动员才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你见过有 哪个长跑运动员担心相差一两步就会落后的呢?我跟他讲:你这个观点,对也不对。对就不用说了,他说的很清楚了。那不对在哪里呢?因为现在家家只有一个小孩 儿,虽然人生是一场长跑,但爹妈任何一步都输不起。不是吗?要有好的未来,就必须上好的大学,要上好的大学,就必须上好的高中,以此类推。这不还是不能输 在起跑线上吗?你说他不对,就不做了?还得这么做。其实他的本质就是“我只有一个我赔不起”。

Q:您觉得人对儿童的改造有多大力量?

A:人真的能胜天吗?这个不用太纠结就可以了解到,人要胜天是很难的,人只能顺天。要顺应自然而不是改造自然。衍生到我们教育上,就是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 和对儿童的人为改造。人有多大的力量去改造儿童呢?说句实话,我也不知道这两个之间的对应关系到底哪一个更强大。但是至少,我在这几十年的教书研究过程 中,我越来越相信,儿童的可塑性很大,但也是很有限的。你不要一味的相信你是有充分力量去改造儿童的,这是不现实的。你还得要去考虑顺应儿童自身发展的规 律。早有孟子说过,揠苗助长是不利于儿童发展的。我们必须要基于儿童的基础认知,去改造儿童,而这个改造也只是相对的。

  转载自学大教育江苏站(www.xuedajs.com)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10-5688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